安全生产“痕迹主义、形式主义”,一线员工苦不堪言!
发布时间:2020-03-01 12:15:49 点击:1206
安全生产的目的是安全,不是通过各种没有意义的形式主义来证明安全。
@季强
写的太好了,为什么都知道而没有人去做呢?我就是电厂一个班组的负责人,基层班组一天到晚各种痕迹要留,安全方面的,工作方面的,各种记录,文字的,电子版的,录音的,一个基层班组,我干好了自己的现场工作还不行,必须要有迎接领导检查的资料,通知要有检查了,各种文件铺天盖地的下发,我们基层班组谁能理解呢?反正就是各自写安全学习记录呗!都是千篇一律的套话空话!说好的是四不两直检查,说好的不打招呼的检查,结果呢?提前一个星期就通知到基层了,赶紧完善各种资料迎接领导检查,基层班组最讨厌的就是领导检查工作,各级领导来了,不必要的活不要干了,不必要的现场痕迹全部恢复,你们都不相信吧,安全门拆除检验还没有回装,害怕脚手架不合格,叫把现场所有脚手架全部拆除!明明工作都没有干完呢,脚手架拆了,领导走了再搭,基层班组都是怨声载道!领导干部都是人浮于事,安监部门看心情考核,干的多错的多,不干的给干的提意见,这些大家都知道吧?电力系统就是驴粪蛋子外面光,里面的内容永远没有人看到,不出事则已,出了事都是基层班组人员背黑锅!
@上运行的兔子先生
今天一个文件明天一个文件,后天又来一个文件。一个已执行章从右上角到票号上到票号上方,改了又改。怎么的?这章盖斜了影响现场工作了还是影响安全生产了?一个标识牌编上号,用了哪个还得记录。活多点儿牌都不够用,不是去借就是开不了工。小本本写了又写,几点儿几说了一堆。几号发生的有用么?难道日子不对会影响警示效果?
@
安全学习班也是,领导一来,吧啦吧啦俩小时,本身运行一个班上完就挺累的,哪有精神再听你嘚啵得呢?
要我说,安全生产很简单。两票三制都做好了,尤其是标准操作票标准工作票。把钱给到位了,让大家乐意干活,让大家觉得活的有价值,安全有价值。你想,钱不到位,活儿还得干,那只能糊弄了,一个指一个,最后让新人去了,啥也不懂还不出事儿?钱不到位,得过且过,活着没动力,死又舍不得,都不用长久以往,两三年功夫,保证安全水平大滑坡。
@康兵
形式主义害死人,目前电力安全生产管理中花架子太多了,真的该让一些懂安全、会安全即有责任心的人去管安全、抓安全,抓一定要抓到点子上,强化电力工程现场的事前准备和过程控制,确保现场安全管理的能控、可控、在控。
@玄铁
电力安全生产的核心就是安规加两票三制,其余介是毛皮,仔细分析所有事故案例,无一幸免。老一辈子几十年几代人的心血,现在当个几年官就不断创新,越来越多的形式主义。
@祥和
真实写照。一些年轻人当安全管理负责人,班前会班后会的活动内容不知何物。反而嫌弃常年在现场有安全经验的老师傅缺乏工作魄力。安全也应该扫盲:只知纸上不懂现场实际。正如一支善打硬仗的部队,空降去一大批在后方的将军指挥。还不如一群身经百战的老兵和几个身经百战的下级指挥官战斗力强。安全管理用人上唯文凭唯关系是用终究害了谁?
@夜雨飘
入场前安全教育考试,试卷成绩全都90多分,可有些工人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,领导检查问工人一个问题,回答不上来,都是现场负责人的错。领导,定个规矩,进场施工作业人员全部大学专科毕业以上学历。个别专家个人分析就是"专到家里瞎求闹的人"。
@六月
检查本身没错,错在连带考核,夸大考核,只有考核没有奖励,做的好是应该的,做的不好就要考核,等等,到最后逼出了很多不良后果,走偏了方向,忘记了初心!
@文轩
现在的管理层”三高人员“居多,这些人多半是马谡,有几个是真正从基层现场摸爬滚打上来的,所以制定的政策脱离实际,理想主义,加上“所谓”的绩效考核,一切都变样了,为了绩效花样百出,想方设法,编,哄,造层出不穷,换个灯泡一个人能干的事,现在得弄9个人来,结果事还是干一件,但为了这一件事发策部,经研部,设计部,运检部,安监部,财务部,审计部,宣传部,后保部,党群部,人资部都要参与,当有一千个灯泡需要更换时,这些部门人员明显不够,所以最终的结果所有人都很忙,忙的一塌糊涂,忙来忙去才发现大家都在忙一件事~~换灯泡。国网的形式主义已经到了“残忍”的地步。各级管理人员,基层工作人员无一幸免。部分领导上班只有一件事~在所谓的各种记录,各种报表上签字。
@玄轉
单单安规考试就可以玩出诸多花样,能可笑到在工作人员去现场操作半路被电话召回,自行打车赶回参加安规考试;头天抢修到半夜,第二天也得强打精神去参加安规考试。他们将安规里“作业人员对本规程应每年考试一次”这条规定发挥到了极致,严重的时候就是天天考,周周考,月月考,压根不给你喘息的机会,美其名曰是为了增强你的安全意识,实际上搞得大家身心俱疲,特别是一线工作人员的工作风险大增,这点从近几年来电网安全事故频发便可略见一斑……所以,其实种种所谓的形式主义只能是整个行业积弊的冰山一角,有人用夕阳产业盛极而衰来形容电力行业或许并不是危言耸听。